【#食安議題 飯與仙人掌桿菌】By 林世航營養師
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,仙人掌桿菌非常容易經由灰塵和昆蟲污染,在食品中的帶菌率達到20-70%,且污染後大多不會產生腐敗變質的味道,所以很難被發覺!!仙人掌桿菌非常愛在澱粉類食品上滋生,最佳溫度在30度,剛好是台灣夏天的室溫,根據這篇1970年代的研究,一旦放在30度下,飯上的仙人掌桿菌數會比剛開始培養時增加22倍,如果放在運餐車輛內,經過太陽曝曬,車廂溫度會不會達到37度??況且昨日事件中,製造到食用遠超過4小時,如果沒有任何抑菌措施,會不會有仙人掌桿菌中毒的問題!!可是常見的冷藏、冷凍、高壓滅菌等等的措施都不適用於鮮食飯類,因此是否添加物為目前的唯一解??
在台灣,仙人掌桿菌中毒事件非常常見,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食品中毒資料顯示,103年的仙人掌桿菌中毒事件共有22起,總患者數達到615人,為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第二名,僅次於腸炎弧菌的649人(66起)!!
我們要好好正視的食安事件是微生物污染的危險,而不是放在合法添加物上
#飯 #仙人掌桿菌 #食安